清朝中医药(三)
2015-07-11

〖中医药文化〗

杏林春满扬隽誉,

阴阳辨证两响应 。

沐泽众生康寿宁,

岐黄学生皆精英 。


〖名著、名医、轶事〗

    《医学源流论》徐大椿撰于乾隆二十二年 。此书堪称为“徐大椿医学论文集”,共收其谈论文章九十九篇 。上卷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则治法、书论、古今 。纵横捭阖,触及之处,每有新见,发前人之未发,言凡人所不敢言,尤针砭时弊甚多,叙述原理深湛,中医史上正缺云云大手笔之谈论家也,大椿实古今第一人 。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 。江苏吴江松陵镇人 。祖父徐釚,康熙十八年鸿词科翰林,任磨练职,纂修明史 。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 。大椿自幼习儒,旁及百家,智慧过人 。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 。悬壶济世,洞明药性,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 。


〖仕途〗

    徐大椿曾两度奉诏赴京 。首次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直言质朴而得乾隆帝嘉赏,原拟留职京师,坚辞放归隐居画眉泉 ;第二次乾隆三十六年,年已七十九岁,自知不豫,携子徐爔偕行,到京后三日死 。死前自拟墓前春联曰:“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 。”可谓一生写照云 。


    《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撰,本书专为收录《本草纲目》一书所未载之药物而作,故名“拾遗”,共载921种药物 。其中新增716种为《本草纲目》所未载、161种为对《本草纲目》已收药物作补订 。书前“正误”项下,另纠正《本草纲目》过失34条 。其时传入的西医药资料,亦间见纳入,如日精油、金鸡纳、刀创水(碘酒)、鼻冲水(氨水)等 。书中附有大宗医方,多得自采访所记用药履历,轻盈有用,亦是赵学敏重视“串雅”走方郎中本色 。本书无疑是清代新内容最多的本草著作之一,是对《本草纲目》的主要增补和生长,也是本草学的又一次系统总结 。


    赵学敏,字恕轩,号依吉,其父曾任永春司马,迁龙溪知县 。乾隆间(1736-1795)下沙大疫,其父延医合药,赖以生者数万人 。学敏与弟赵学楷,皆承父命读儒学医 。学敏年轻时,无意功名,弃文学医,对药物特殊感兴趣,普遍收罗,并将某些草药作莳植、视察、试验 。博览群书,凡家藏星历、医术、药学之书,无不潜心研究,每有所得,即汇钞成帙,积稿数千卷 。家有“养素园”,为试验种药之地,以察形性:有“利济堂”,是诊病疗疾之所,兄弟寝食其间,治疗多效 。


   《续名医类案》36卷,魏之琇,成书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魏氏自己是位学验俱富的临床医家 。因鉴于明代《名医类案》所选资料尚多罅漏,而明后新见医案亦颇繁,乃“杂取近代医书及史传地志、文集说部之类,分门排纂 。”全书分345门,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症兼备,分类条理清晰,选案普遍,尤以急性熏染病治案所占篇幅甚大,其中痘症(天花)即占两卷之多,亦可见其时熏染之烈及编撰者专心 。他小我私家治案大多述证实晰,辨证精审,论治熨贴,纪录详 ;而于缮写诸家案例,则加夹注和案后按语,着重于发明、辨析有关案例证治异同,议论较为平正可取 。此书现有《四库全书》本及同治、光绪年间刻本多种,1957年人民卫生出书社曾据信述堂重刊本(1885)影印出书 。


    魏之琇,字玉璜 。号柳州 。浙江钱塘(杭州)人 。自幼丧父,家道清贫,受苦自学,他工诗善画,年轻时曾靠字画资助生涯 。20岁入典肆掌理帐务 。夜间苦读 。为阻止影响同伴,踡跼坐帐中,拥被钻研医书,油尽为止 。30余岁于医学已有心得,四十余辞离典肆,悬壶行医,兼资以字画为生,有余则购置善本图书 。并与其时诗人胡沧来等相唱和,于诗文也有较高造诣,江五屏赞其“柳洲词笔丰正 。不失雅音 。宋词人中,绝似陈西麓 。则之琇不但以诗才著名矣” 。


    《杂病源流犀烛》30卷,刊于乾隆三十八年,沈金鳌撰,为《沈氏尊生书》主要组成部分 。该书七十二卷,另包括《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伤寒论纲目》、《妇科玉尺》、《幼科释迷》、《要药分剂》等 。本书在阐释杂病方面是为专著,按赃腑经络、风寒署湿燥、内伤外感、面部体态各门统括诸种杂病,每门又分若干病证 。述其原委,悉其形证,考其主治,因病用方,理法方药较量契合 。全书七种于17731774年合刻于无锡沈氏师俭堂,以后有多种合刻或单刻印本 。


    沈金鳌,清代医家,字芊绿,号汲门、再平、尊生老人,江苏无锡人 。早年习儒,博闻强记,涉猎渊博,经史诗文、医卜星算,皆有涉猎 。著《尚书随笔》等 。至中年,犹屡试不中,遂矢志攻医,于临证各科,均甚醒目 。研习《灵》、《素》、仲景之学及仲景以下历代名家,相互参订 。


    《疯门全书》清·肖晓亭撰 。我国麻风病三大专著之一 。肖氏之书原为《疠病疾辑要》、《疠疾备要》各一卷,书中对麻风病的熏染性撒播途径及预防之法熟悉颇为准确,对症状体证之形貌逼真而通俗,治疗原则他强调:“总以凉血和血为主,驱风驱湿为佐,审元气之虚实,按六经以分治,斯治疗之要道” 。肖氏提出内治九法 ;外治六法等,列有处方近170首,内容富厚,且善用大枫子肉 。肖氏有履历和学术看法,使祖国医学关于本病辨证论治的理论更为充分,其治疗履历解放后也曾为麻风防治事情者吸收 。


〖今世名医〗

    付小兵,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基础所所长兼第一隶属医院三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创伤外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南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等海内6所大学客座教授 。担当国际创伤愈合同盟(WWHU)执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咨询委员、国家科技前进奖军队后勤专用项目评委、国家新药评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

    恒久从事创伤和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事情,主要领域涉及生长因子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以及皮肤和内脏损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等 。主编《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等专著7部,在Lancet等海内外杂志揭晓论文300余篇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前进二等奖3项 ;瘛昂瘟汉卫鹂蒲в胧忠涨敖薄薄ⅰ扒笫恰庇乓烨嗄杲薄⒐こ淘骸肮饣嗄杲薄币约罢府特殊津贴等 。2008年被国际创伤愈合同盟授予“国际创伤修复研究优异成绩奖 。


    祝好朋侪于人何不可容者,凡事当思以是然!



清朝中医药(三)

〖中医药文化〗

杏林春满扬隽誉,

阴阳辨证两响应 。

沐泽众生康寿宁,

岐黄学生皆精英 。


〖名著、名医、轶事〗

    《医学源流论》徐大椿撰于乾隆二十二年 。此书堪称为“徐大椿医学论文集”,共收其谈论文章九十九篇 。上卷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则治法、书论、古今 。纵横捭阖,触及之处,每有新见,发前人之未发,言凡人所不敢言,尤针砭时弊甚多,叙述原理深湛,中医史上正缺云云大手笔之谈论家也,大椿实古今第一人 。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 。江苏吴江松陵镇人 。祖父徐釚,康熙十八年鸿词科翰林,任磨练职,纂修明史 。父徐养浩,精水利之学,曾聘修《吴中水利志》 。大椿自幼习儒,旁及百家,智慧过人 。年近三十,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 。悬壶济世,洞明药性,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 。


〖仕途〗

    徐大椿曾两度奉诏赴京 。首次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直言质朴而得乾隆帝嘉赏,原拟留职京师,坚辞放归隐居画眉泉 ;第二次乾隆三十六年,年已七十九岁,自知不豫,携子徐爔偕行,到京后三日死 。死前自拟墓前春联曰:“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 。”可谓一生写照云 。


    《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撰,本书专为收录《本草纲目》一书所未载之药物而作,故名“拾遗”,共载921种药物 。其中新增716种为《本草纲目》所未载、161种为对《本草纲目》已收药物作补订 。书前“正误”项下,另纠正《本草纲目》过失34条 。其时传入的西医药资料,亦间见纳入,如日精油、金鸡纳、刀创水(碘酒)、鼻冲水(氨水)等 。书中附有大宗医方,多得自采访所记用药履历,轻盈有用,亦是赵学敏重视“串雅”走方郎中本色 。本书无疑是清代新内容最多的本草著作之一,是对《本草纲目》的主要增补和生长,也是本草学的又一次系统总结 。


    赵学敏,字恕轩,号依吉,其父曾任永春司马,迁龙溪知县 。乾隆间(1736-1795)下沙大疫,其父延医合药,赖以生者数万人 。学敏与弟赵学楷,皆承父命读儒学医 。学敏年轻时,无意功名,弃文学医,对药物特殊感兴趣,普遍收罗,并将某些草药作莳植、视察、试验 。博览群书,凡家藏星历、医术、药学之书,无不潜心研究,每有所得,即汇钞成帙,积稿数千卷 。家有“养素园”,为试验种药之地,以察形性:有“利济堂”,是诊病疗疾之所,兄弟寝食其间,治疗多效 。


   《续名医类案》36卷,魏之琇,成书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魏氏自己是位学验俱富的临床医家 。因鉴于明代《名医类案》所选资料尚多罅漏,而明后新见医案亦颇繁,乃“杂取近代医书及史传地志、文集说部之类,分门排纂 。”全书分345门,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症兼备,分类条理清晰,选案普遍,尤以急性熏染病治案所占篇幅甚大,其中痘症(天花)即占两卷之多,亦可见其时熏染之烈及编撰者专心 。他小我私家治案大多述证实晰,辨证精审,论治熨贴,纪录详 ;而于缮写诸家案例,则加夹注和案后按语,着重于发明、辨析有关案例证治异同,议论较为平正可取 。此书现有《四库全书》本及同治、光绪年间刻本多种,1957年人民卫生出书社曾据信述堂重刊本(1885)影印出书 。


    魏之琇,字玉璜 。号柳州 。浙江钱塘(杭州)人 。自幼丧父,家道清贫,受苦自学,他工诗善画,年轻时曾靠字画资助生涯 。20岁入典肆掌理帐务 。夜间苦读 。为阻止影响同伴,踡跼坐帐中,拥被钻研医书,油尽为止 。30余岁于医学已有心得,四十余辞离典肆,悬壶行医,兼资以字画为生,有余则购置善本图书 。并与其时诗人胡沧来等相唱和,于诗文也有较高造诣,江五屏赞其“柳洲词笔丰正 。不失雅音 。宋词人中,绝似陈西麓 。则之琇不但以诗才著名矣” 。


    《杂病源流犀烛》30卷,刊于乾隆三十八年,沈金鳌撰,为《沈氏尊生书》主要组成部分 。该书七十二卷,另包括《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伤寒论纲目》、《妇科玉尺》、《幼科释迷》、《要药分剂》等 。本书在阐释杂病方面是为专著,按赃腑经络、风寒署湿燥、内伤外感、面部体态各门统括诸种杂病,每门又分若干病证 。述其原委,悉其形证,考其主治,因病用方,理法方药较量契合 。全书七种于17731774年合刻于无锡沈氏师俭堂,以后有多种合刻或单刻印本 。


    沈金鳌,清代医家,字芊绿,号汲门、再平、尊生老人,江苏无锡人 。早年习儒,博闻强记,涉猎渊博,经史诗文、医卜星算,皆有涉猎 。著《尚书随笔》等 。至中年,犹屡试不中,遂矢志攻医,于临证各科,均甚醒目 。研习《灵》、《素》、仲景之学及仲景以下历代名家,相互参订 。


    《疯门全书》清·肖晓亭撰 。我国麻风病三大专著之一 。肖氏之书原为《疠病疾辑要》、《疠疾备要》各一卷,书中对麻风病的熏染性撒播途径及预防之法熟悉颇为准确,对症状体证之形貌逼真而通俗,治疗原则他强调:“总以凉血和血为主,驱风驱湿为佐,审元气之虚实,按六经以分治,斯治疗之要道” 。肖氏提出内治九法 ;外治六法等,列有处方近170首,内容富厚,且善用大枫子肉 。肖氏有履历和学术看法,使祖国医学关于本病辨证论治的理论更为充分,其治疗履历解放后也曾为麻风防治事情者吸收 。


〖今世名医〗

    付小兵,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基础所所长兼第一隶属医院三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创伤外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南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等海内6所大学客座教授 。担当国际创伤愈合同盟(WWHU)执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和咨询委员、国家科技前进奖军队后勤专用项目评委、国家新药评委、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

    恒久从事创伤和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事情,主要领域涉及生长因子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以及皮肤和内脏损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等 。主编《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等专著7部,在Lancet等海内外杂志揭晓论文300余篇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前进二等奖3项 ;瘛昂瘟汉卫鹂蒲в胧忠涨敖薄薄ⅰ扒笫恰庇乓烨嗄杲薄⒐こ淘骸肮饣嗄杲薄币约罢府特殊津贴等 。2008年被国际创伤愈合同盟授予“国际创伤修复研究优异成绩奖 。


    祝好朋侪于人何不可容者,凡事当思以是然!